首页 资讯 正文

毕节这支“银发队伍”,不简单!

体育正文 206 0

毕节这支“银发队伍”,不简单!

毕节这支“银发队伍”,不简单!

在七星关区(guānqū)碧阳街道同心社区退休党支部,48位平均年龄66岁(suì)的老党员,组成(zǔchéng)了一支“银发队伍”,他们用真情服务,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。 在2024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(xiānjìnjítǐ)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,同心(tóngxīn)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刘桂琴去北京领回(lǐnghuí)了“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”的荣誉。 时至今日,刘桂琴仍不时摩挲着胸前的(de)党员徽章(huīzhāng):“退休不是终点,而是换个地方为群众服务。”这支“银发队伍”用行动证明,当(dāng)党员的初心与社区的民心同频共振,就能激发出基层治理持久的活力。 “学习是一辈子的(de)事” 5月19日是星期二,走进同心社区桑榆红驿站,75岁(suì)的老党员吴清武正伏(wǔzhèngfú)在桌前,戴着老花镜抄写学习笔记。 “每周二的集中学习,老刘(liú)书记都(dōu)会结合社区实际,给我们画学习重点。”吴清武口中的“老刘书记”,是同心(tóngxīn)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刘桂琴。  作为一名有着49年党龄的老党员,刘桂琴深知政策(zhèngcè)学习的重要性:“学习是(shì)一辈子的事,社区治理千头万绪,把(bǎ)工作方向搞清楚,才能更好服务群众。” 自退休党支部成立以来,带领党员创新学习宣讲模式(móshì)——党支部的《五员自愿队伍》把集中宣讲搬到小区广场,在凉亭里开“板凳课堂”;与区直党支部联建,在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前(qián)与永兴(yǒngxīng)村(cūn)党支部联建开展(kāizhǎn)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,“沉浸式党课”;针对高龄(gāolíng)党员,推出“送学上门+微信语音”线上线下结合模式,累计开展学习200余场次。 在党支部和党员共同商议下,决定在每个月的(de)主题党日固定(gùdìng)开展“民情分析会”,把(bǎ)“三会一课”与网格巡查,《五员服务队伍》结合,老党员们走街串巷,成了社区最活跃的“流动探头”。  71岁的党支部(dǎngzhībù)组织委员、社情民意收集组组长陈孝勇在(zài)社区巡了一圈(yīquān)后,掏出手机在聊天群发了一条信息:“今天又收集到一些居民诉求,等整理好了提交党支部在支委会上进行分析。” 在同心社区兰乔圣菲小区一期5栋居民楼前,“第四党小组(dǎngxiǎozǔ)联系点”的(de)标牌格外醒目。这是(zhèshì)退休党支部夯实组织根基的关键一步——把10个党小组建在楼栋,每个党小组负责服务200余户居民,实现“小事不出(chū)楼,大事不出社区。” 65岁的(de)党小组组长杨春燕,有个习惯,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(bǐjìběn)。走到自己负责的楼栋,她总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。打开笔记本,里面关于“路灯,路牌维修”“老人小孩乘坐电梯安全事项宣传”等民生(mínshēng)事项列满纸张。她笑着说:“好记性(jìxìng)不如烂笔头,把大家的诉求记在本子上,逐项解决问题才能(cáinéng)心安。” 退休党支部推行的(de)“党小组+楼栋长(lóudòngzhǎng)+居民楼栋”模式,让党员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同心社区的每个角落。 “同心社区共有78个楼栋,而社区力量有限,在退休(tuìxiū)党支部成立之初,同步选出了78个楼栋长(lóudòngzhǎng),协助社区管理(guǎnlǐ)。”刘桂琴翻开支部台账,上面清晰记录了工作的点点滴滴:3年来(niánlái),召开支委会58次,老党员们逐户(zhúhù)走访、协调物业,在楼栋长帮助下,碧阳国际小区12栋一单元停运多天的电梯恢复正常运行,切实解决了困扰(kùnrǎo)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。 “我(wǒ)是个文艺爱好者,我建议给我们这样的(de)老年人一个展示(zhǎnshì)的舞台,党支部(dǎngzhībù)听了我的建议后,很快(hěnkuài)就组建起了社区的文化艺术中心,把(bǎ)像我这样的爱好者纳入进去,爱好唱歌的进《合唱团》,爱好跳舞的进《舞蹈队》,喜欢走秀的进《走秀队》,喜爱乐器的进《民乐团》,不仅给我们展示的机会,还帮助社区进行宣传,一举两得。”居民宋世先高兴地说。 最让刘桂琴骄傲(jiāoào)的是,老党员们对社区居民提出的每个“小问题(wèntí)”都(dōu)放在心上(fàngzàixīnshàng),记在脑里。有的党员主动认领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、上门熬药等事项,党支部还联系栋长照顾父母在外地的孩子,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里。 “李大姐,这种‘低投资高回报’的电话别信,我帮您转给社区民警问问。”在社区广场,60多岁的方针政策宣传员(xuānchuányuán)艾芳荣(àifāngróng)正拦住(lánzhù)一位接听诈骗电话的居民。 艾芳荣是同心社区退休党支部第10党小组组长,也是“五员队伍”(方针政策宣传员、社情民意收集员、矛盾纠纷调解员、社区治理(zhìlǐ)协管员、环境卫生监督员)的成员(chéngyuán),这支(zhèzhī)由退休老党员组成的基层治理服务队伍,不仅让退休老党员找到了(le)“新岗位”,更成为社区治理的“多面手”。至今,“五员队伍”已累计(lěijì)开展防骗宣传20余场,成功劝阻12起诈骗(zhàpiàn)。 53岁的支部委员、矛盾纠纷调解组长陈金至今仍记得自己调解的第一起纠纷:楼上漏水导致楼下墙面脱落,两家(liǎngjiā)人吵(rénchǎo)得不可开交。他带着卷尺上门测量、联系维修队,往返(wǎngfǎn)3次终于让双方握手言和。“我在职(zàizhí)时,是公安派出所治安调解员,现又干回老本行(lǎoběnháng),带着矛盾纠纷调解队中的8个老党员,从入户走访、社情民意收集(shōují)、辖区派出所等收集社区发生的矛盾线索,做到实时进行调解,成为居民们口中(kǒuzhōng)的‘铁嘴’。”陈金笑着说。 “我们不是社区的(de)‘旁观者’,而是‘当家人’。”刘桂琴说,正是这种主人翁意识,社区居民在退休党支部带动下,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被点燃——以党小组+网格员(yuán)+楼栋长(lóudòngzhǎng)+居民楼形成“自治小组”,商户组建(zǔjiàn)“诚信经营联盟”。 在桑榆红驿站的工作公示牌上,清晰地写着服务清单:政策解读、隐患排查、监督管理(jiāndūguǎnlǐ)……服务内容旁,是(shì)老党员和楼栋长的联系方式。 午后,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们纷纷来到桑榆红驿站,参加集中学习后,围坐在(wéizuòzài)办公室的“议事(yìshì)角”,讨论四个小区还需急于解决的事项。 阳光透过(tòuguò)窗棂,照在老党员们斑白的鬓角上,刘桂琴中气十足的声音,在办公室里回荡:“基层治理没有(méiyǒu)捷径,就是把(bǎ)群众的‘小事’当成自己的‘家事’。” 来源:毕节日报社融(róng)媒体中心 作者:文/杨小旗  图/徐冰洁 龙媛(lóngyuàn)
毕节这支“银发队伍”,不简单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