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玉溪:文创促产业 古窑展新颜
云南玉溪:文创促产业 古窑展新颜
云南玉溪:文创促产业 古窑展新颜 原标题:第9届南博会|云南玉溪(yùxī):文创促产业 古窑展新颜
6月19日至24日,第9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南博会(nánbóhuì)”)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。届时,位于云南省玉溪市(yùxīshì)红塔区青花(qīnghuā)街的滇瓦工艺品店,将携其(qí)售卖的非遗主题工艺品亮相南博会。
滇瓦工(wǎgōng)艺品店的紫砂工艺品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近年来,玉溪市(yùxīshì)基于(yú)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溪古窑遗址,传承(chuánchéng)发展云南青花瓷文化,打造集“历史文化、技艺传承、现代文创、生态观光”等产业元素于一体的(de)产、文、旅融合样板——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推动融合文化旅游、美食文创、休闲娱乐(yúlè)等现代服务业的复合型产业链条发展。
传承非遗文(yíwén)创瓷器赴南博
从茶具、咖啡杯,到古滇(diān)文化主题器皿、乐器……在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滇瓦工艺品店约10平方米的门店里,各类(gèlèi)文创主题工艺品琳琅满目。滇瓦工艺品店经理周昊介绍,店名“滇瓦”意为云南的瓦器,店内的紫砂工艺品从材料到构思(gòusī)都(dōu)来源于云南文化,包括云南李家山的“牛虎铜案”、玉溪的聂耳音乐文化、江川(jiāngchuān)铜鼓“收腰”造型等(děng),均被融入到工艺品创作中。
释(shì)也陶艺传习馆内,老师在讲解陶艺制作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目前,滇瓦工艺品店主要(zhǔyào)基于自有工厂接收代工、定制订单,同时积极培育自有品牌,拓展海外市场。“2024年,我们接到阿联酋(āliánqiú)、日本(rìběn)等地的海外订单,总额超过10万元。”
“今年算是第3次参加南博会了。”周昊介绍(jièshào),门店创始人周昌于2020年被评为玉溪市江川区区级(jí)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陶器制作”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,滇瓦工艺品店(yìpǐndiàn)也作为玉溪市文创项目代表参加了最近两届南博会。周昊表示,今年希望在南博会上(shàng)获得更多行业端的商务合作。
手作体验小陶罐塑出多业态(yètài)
在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聚集了陶瓷制作、民族刺绣等(děng)文化主题门店25家,除工艺品售卖,还有手工体验、研学课程等业态。在释(shì)也陶艺传习馆,游客们戴上围裙(wéiqún)、撸(lū)起袖子,坐在旋转的机器前体验拉胚过程,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独属自己的器具。
游客在玉溪(yùxī)窑址博物馆参观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“可以只做(zuò)陶瓷,也可以做了陶瓷再(zài)烧制出来,还可以在半成品上(shàng)绘画后再进行烧制。”玉溪释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岳晴介绍,目前释也陶艺(táoyì)传习馆(guǎn)已经开发了10多个手工制作项目,假期和周末是顾客体验的高峰期,有家长带孩子来玩,也有被青花瓷文化吸引来的游客。
2024年,释也陶艺传习馆(guǎn)接待了超3万名游客。岳晴表示,传习馆还与3所当地幼儿园长期合作开展研学项目,希望能培养(péiyǎng)更(gèng)多的陶瓷技艺传承人,“当年我就是参观了玉溪古窑遗址,才(cái)创办了这个传习馆。”
据了解,发现于1960年的玉溪(yùxī)古窑遗址,经考古研判发源于元末明(yuánmòmíng)初,至今约(yuē)有600年历史。2013年,“玉溪窑址”入选第七批(dìqīpī)全国重点文物保护(wénwùbǎohù)单位。2024年,经过修复与扩建的玉溪窑址博物馆正式开馆,旨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,传承传统技艺,打造玉溪文旅新地标。(完)

原标题:第9届南博会|云南玉溪(yùxī):文创促产业 古窑展新颜
6月19日至24日,第9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南博会(nánbóhuì)”)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。届时,位于云南省玉溪市(yùxīshì)红塔区青花(qīnghuā)街的滇瓦工艺品店,将携其(qí)售卖的非遗主题工艺品亮相南博会。

滇瓦工(wǎgōng)艺品店的紫砂工艺品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近年来,玉溪市(yùxīshì)基于(yú)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溪古窑遗址,传承(chuánchéng)发展云南青花瓷文化,打造集“历史文化、技艺传承、现代文创、生态观光”等产业元素于一体的(de)产、文、旅融合样板——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推动融合文化旅游、美食文创、休闲娱乐(yúlè)等现代服务业的复合型产业链条发展。
传承非遗文(yíwén)创瓷器赴南博
从茶具、咖啡杯,到古滇(diān)文化主题器皿、乐器……在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滇瓦工艺品店约10平方米的门店里,各类(gèlèi)文创主题工艺品琳琅满目。滇瓦工艺品店经理周昊介绍,店名“滇瓦”意为云南的瓦器,店内的紫砂工艺品从材料到构思(gòusī)都(dōu)来源于云南文化,包括云南李家山的“牛虎铜案”、玉溪的聂耳音乐文化、江川(jiāngchuān)铜鼓“收腰”造型等(děng),均被融入到工艺品创作中。

释(shì)也陶艺传习馆内,老师在讲解陶艺制作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目前,滇瓦工艺品店主要(zhǔyào)基于自有工厂接收代工、定制订单,同时积极培育自有品牌,拓展海外市场。“2024年,我们接到阿联酋(āliánqiú)、日本(rìběn)等地的海外订单,总额超过10万元。”
“今年算是第3次参加南博会了。”周昊介绍(jièshào),门店创始人周昌于2020年被评为玉溪市江川区区级(jí)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陶器制作”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,滇瓦工艺品店(yìpǐndiàn)也作为玉溪市文创项目代表参加了最近两届南博会。周昊表示,今年希望在南博会上(shàng)获得更多行业端的商务合作。
手作体验小陶罐塑出多业态(yètài)
在玉溪青花艺术小镇,聚集了陶瓷制作、民族刺绣等(děng)文化主题门店25家,除工艺品售卖,还有手工体验、研学课程等业态。在释(shì)也陶艺传习馆,游客们戴上围裙(wéiqún)、撸(lū)起袖子,坐在旋转的机器前体验拉胚过程,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独属自己的器具。

游客在玉溪(yùxī)窑址博物馆参观(6月9日摄)。新华网发
“可以只做(zuò)陶瓷,也可以做了陶瓷再(zài)烧制出来,还可以在半成品上(shàng)绘画后再进行烧制。”玉溪释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岳晴介绍,目前释也陶艺(táoyì)传习馆(guǎn)已经开发了10多个手工制作项目,假期和周末是顾客体验的高峰期,有家长带孩子来玩,也有被青花瓷文化吸引来的游客。
2024年,释也陶艺传习馆(guǎn)接待了超3万名游客。岳晴表示,传习馆还与3所当地幼儿园长期合作开展研学项目,希望能培养(péiyǎng)更(gèng)多的陶瓷技艺传承人,“当年我就是参观了玉溪古窑遗址,才(cái)创办了这个传习馆。”
据了解,发现于1960年的玉溪(yùxī)古窑遗址,经考古研判发源于元末明(yuánmòmíng)初,至今约(yuē)有600年历史。2013年,“玉溪窑址”入选第七批(dìqīpī)全国重点文物保护(wénwùbǎohù)单位。2024年,经过修复与扩建的玉溪窑址博物馆正式开馆,旨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,传承传统技艺,打造玉溪文旅新地标。(完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